2020南海兩會 | 政協委員任泳誼:建立政府數據開放標準,引導大數據產業經濟,推動數字經濟發展
加快發展數字經濟,推動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已經成為全社會經濟發展的共識。
近年來,南海積極推進“數字政府”建設,已建成“城市大腦”一期,包含人口、法人、地圖三大數據庫,匯聚數十個單位近20億條數據,在疫情期間發揮了重大作用。
“這些數據不僅量大且權威性高,應該利用這些數據資源,通過市場手段為南海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賦能?!比斡菊x認為,目前區內企業都不具備權力和能力完全采集到滿足他們產品和業務發展需要的大數據資源,如果這些數據無法從政府手中主動釋放出來,將制約大數據產業發展。
2020南海兩會政協委員任泳誼在兩會融媒新聞中心接受記者提問。佛山日報記者崔藝文攝
“目前政府數據開放的方式只是簡單地通過網站拉清單對外提供下載功能?!比斡菊x認為,這種方式下載的數據只是一堆數字,要從中篩選出可用的信息如走迷宮一樣。
他認為,這還僅僅是政府數據開放工作的初級階段, 推動應用創新才是下階段重點工作, 真正全方位利用數據實現高品質發展的數字經濟價值才是最終目標。
對此,他提出四點建議:
1、政府要更加積極有為地完善開放數據的政策與標準。
“數據開放,標準先行?!比斡菊x認為,政府要完善開放數據的標準與質量, 包括數據的格式要求、開放方式以及信息安全保障和隱私保護等相關制度。政府開放的數據要能真正被社會企業和人民群眾用起來,必須以人民為中心,以公眾用戶為標準開展嚴肅的數據標準化和數據質量提升和治理工作。
2、打造“數據開放+創新創業”生態環境。
“政府搞數據開放不能僅僅拉清單,更關鍵的還是要孵化出高品質的數字經濟產業發展生態?!比斡菊x在提案中建議打造開放數據、數據應用、項目孵化三位一體的政府數據資源開放格局, 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推進數據資源向社會開放,以企業為主體,營造寬松公平環境,著力推進數據匯集和發掘,深化大數據在各行業創新應用,釋放技術紅利、制度紅利和創新紅利,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推動經濟轉型升級。
3、形成“政府搭臺, 社會唱戲”的多元化協同創新機制。
任泳誼在提案中就如何讓大數據產業發展的道路走活提出建議。他認為,政府要以開放數據和釋放需求為源頭活水,拉動更多更多資源匯聚多元化創新力量,發揮南海區大數據產業協會在內的行業平臺作用,鼓勵人才引入,加強技術交流,引入專家把脈,并通過傳幫帶方式輔導本地企業提升大數據技術應用水平,為傳統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賦能。
4、探索成立大數據交易所,讓社會上更多的數據資源進行流通和變現。
“目前最普遍的一種許可方式是采用即時共享許可協議,用戶只需按照作者或許可人指定方式進行署名就可以了?!比斡菊x說從國際趨勢看,政府數據的獲取正在向免費或邊際成本收費的模式轉變,在提案中他建議南海區結合“數字政府”建設,適時開展成立大數據交易所的路徑探索,借數據交易市場化機制更進一步地推動數據的流通和應用變現。
文字 | 佛山日報記者崔藝文